累得,笑著,明天,睜開眼
提問: 遠方的你累了嗎? 問題補充: 每個人都注定擁有著自己生活的軌跡,當你順著自己的軌跡越走越順時,你就會感到天也高云也淡。但如果你想要穿越出自己的軌跡時,生活就會冷酷地懲罰或打擊你。個人認為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,而在于是否擁有過精彩。生活中太清閑,會閑出毛病來,會沒事找抽;太累了,會壓抑,嚴重的沒準會得個精神分裂什么的。
現實生活紛紛擾擾,置身其中我們必須為一個個理想而不辭勞苦地拼命勞作,也許每天要從雞叫忙到鬼叫,還在為一個個夢想而不停地追逐;要為一點點尊嚴而一再的矜持,還要為一點點信念而咬著牙忍受。盡管如此,當第一縷陽光照在我們臉上的時候,還得匆忙的起身趕路,為了生活而繼續奔波。
人這輩子就是怪,憑了十幾年寒窗苦讀才換來今天的工作。所以,我們要在難得的創業舞臺上為自己的事業忙累;在事業有了些成就的時候,又要去渴望擁有甜蜜的愛情,要開始為了愛情忙累;好不容易成了家,立了業,本該歇歇了,可還要替兒女們的未來不停的打算……。忙了一生、累了一世,就是到了面臨入土為安的時候了,這時應該露一下難得一笑的笑臉了吧?卻還要用不瞑的雙眼瞅著身邊的兒女,在心理忙著算計,這一輩子到底有多少的過錯與遺憾……
累,是一種體力透支的表現,它分為兩種反應:一是身體機能反應;二是心理潛能反應。身體機能反應比較容易解決,只要多注意休息與飲食,多做些健康有趣的活動,就可以得以調節;而心理反應,卻很難找到合適的方法去排除,它包括的因素比較復雜。有來自于社會壓力的,有來自于家庭壓力的,有來自于感情壓力的。心累比及體累更為痛苦、更為刻骨銘心,它是一種病,目前在凡間還沒能找到根治這種病的有效藥。
“累”是一種狀態,是一種客觀現象;既然生之為人,就難免會經歷生老病死、喜樂哀怒,這樣的過程本身就是“累”的過程。難怪有人要總結人生的“三不”原則,即不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,不用自己的錯誤懲罰自己,不用過高的目標折磨自己。拿得起放得下,心境坦蕩,為人灑脫,自然不累,這是人生的真境界。老農耕作歸來,本是疲憊不堪,當看到自己的孫子站在土坡邊玩耍時,忙囑咐他,要千萬小心,別摔下去。有人說老農勞作歸來,還要操孫子的心,活得很累。但老農笑答:“心疼孫子,人之常情。說出來了,就安心了;不說,反而心累。”漢光武帝處理完大量的政務之余,還通宵達旦讀書,其子問他累不累,光武帝答曰:“樂此不疲,何累之有?”由此看來,累與不累,全存乎于心。心若累,就累;心若不累,就不累。
之所以“累”,當然不排除某些單位的領導在工作安排上缺乏計劃性、科學性,導致下屬身心疲憊。但仔細想想,大多數情況下的“累”,恐怕是心累,而非身累。身累傷身,心累傷神,心累往往比身累更累。但真正造成“心累”的,倒不在于工作的多寡,而是自己的人生追求是否積極、健康、實際。為一個有益的、切實可行的目標而奮斗,即便終日有案牘之勞形、有困苦之傷身,也能體味到“甜蜜事業”的愉悅,不會感到累;成就感、成功欲少了,低級趣味、虛無縹緲的要求多了,心為之所役,自然感到很累。
某些領導之所以整天感到累,怨聲連連。恐怕主要還是因為對本職崗位熱情不高,對自己的工作沒有發自內心的興趣。少數干部之所以經常發出類似“業余時間也不得清靜,還要為單位、為屬下操心,煩人”的牢騷,究其原因恐怕是他們把工作當事業干的思想并沒有真正樹立起來。有人也許只是把自己的崗位當成了賴以謀生之路而已,如此能不感覺累么?
看來,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始終充滿信心、熱情和樂此不疲的精神,對保持強烈的事業心和正確的價值尺度非常重要。每個人如果能發現身邊的事物所蘊藏的樂趣,真正地學會享受工作、享受學習、享受生活,并始終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,取舍有度。那么,無論在什么時候、身處什么崗位,都能使自己以旺盛的活力和飽滿的激情,投入自己所熱愛的事業中去,如此,又何來“太累”之說呢?
為“累”所累,累就是悲哀;正視累、直面累,累就有歡樂。想通一點,看正一點,坦坦蕩蕩面對進退取舍,堂堂正正數點人生作為,磊磊落落處置迎來送往,扎扎實實走過生命歷程,人才會輕松愜意,才會身心舒暢。畢竟,人生天地間,也不過一日三餐、一床之臥而已,惟有利用有生之年做點于社會有益的事,生命才會有價值。
有人累得情愿,有人累得窩囊;有人累得清醒,有人累得糊涂;有人在累中產生失望,有人從累中找到樂趣。因而,累變成了命運的一種挑戰形式,累又成了一把雙刃劍,斬斷痛苦,同時斬斷了幸福。當累成為一種永恒,就看我們會不會取舍,就看累得值不值了。
遠方的人兒你累了嗎?“
医师解答: 累,累得窩囊,可是明天睜開眼我還得笑著面對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henzh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